咨询电话
13924666952
400-158-1606
 
 四轴水平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故障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:
| 报警号 | 报警信息 | 报警原因 | 处理方法 | 
| 1 | 未初始化完 | 手控、主控参数未同步完 | 启动完成会自动清除 | 
| 2 | 主机轴配置和手控轴配置不同 | 手控、主控参数不一致 | 按需求选择主机或者手控 | 
| 3 | 主机轴配置参数错误 | 无 | 无 | 
| 4 | 内存不足 | 教导程序过长 | 教导程序过长,可将往复相同的动作使用模块整合。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5 | 教导数据解析错误 | 手控下发的教导动作和主控解析不一致 | 教导程序出错,手控和主机程序版本不匹配,更型匹配的程序版本。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6 | 教导数据编辑错误 | 编辑教导动作出错 | 编辑程序出错,重载模号或者新建模号。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7 | 紧急停止 | 急停开关按下 | 松开急停开关按停止键清除报警 原因:1、急停开关被按下。2、主机上急停开关端口没有接线,如不需要另外独立接即挺开关,则需要将STOP端口短接。 | 
| 8 | 自动运行跳转错误 | 可能使用了无效的跳转标签,或者标签已经删除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原因:1、教导程序跳转的标签是否无效或者被删除了。 | 
| 9 | 连接主机失败 | 硬件损坏 程序版本不匹配 | 主机无程序或者版本不对 | 
| 10 | 教导程序错误 | 1、程序版本不匹配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11 | 配置参数存储失败 | 系统参数保存失败 | 重启或者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12 | 机型设定错误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15 | 与IO板通讯失败 | 无 | 1、检修接线 2、检查主板、IO板 | 
| 16 | 伺服绝对值位置读取失败 | 无 | 检查主机与伺服接线 | 
| 17 | 伺服绝对值位置读取校验失败 | 无 | 检查主机与伺服接线 | 
| 18 | 伺服绝对值位置读取功能码错误 | 无 | 检查主机与伺服接线 | 
| 19 | 伺服绝对值位置读取超时 | 无 | 检查主机与伺服接线 | 
| 20 | 与IO板2通讯失败 | 无 | 1、检修接线 2、检查主板IO板 | 
| 21 | 与IO板3通讯失败 | 无 | 1、检修接线 2、检查主板IO板 | 
| 22 | 与IO板4通讯失败 | 无 | 1、检修接线 2、检查主板IO板 | 
| 23 | 与IO板5通讯失败 | 无 | 1、检修接线 2、检查主板IO板 | 
| 24 | FPGA报警,请断电重启!!!! | 无 | 无 | 
| 25 | 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校验错误 | 无 | 无 | 
| 26 | 模拟量输出模块读超时 | 无 | 无 | 
| 27 | 当前工作台坐标系错误,切换失败 | 工作台标定错误,需重新标定工作台,并确保工作台的Z轴朝上 | 无 | 
| 28 | 堆叠间隔输出失败 | 无 | 无 | 
| 29 | 位置稳定中 | 无 | 无 | 
| 30 | 无当前工作台坐标系 | 工作台已经删除,但是教导程序中没有删除 | 无 | 
| 31 | 当前转盘未定义 | 无 | 无 | 
| 32 | 当前工具坐标系错误,切换失败 | 工具坐标系标定错误,需要重新标定工具 | 无 | 
| 33 | 无当前工具坐标系 | 工具已经删除,但是教导程序中没有删除 | 无 | 
| 34 | 与EUIO板1通讯失败 | 无 | 无 | 
| 35 | 与EUIO板2通讯失败 | 无 | 无 | 
| 36 | 安全门开 | 无 | 关闭安全门 | 
| 37 | 单轴动引用地址错误 | 无 | 无 | 
| 38 | 路径引用地址错误 | 无 | 无 | 
| 39 | 轴映射错误 | 无 | 检查电机轴映射对于SCARA而言,默认映射为0-2-3-1 | 
| 40 | 手控和主机教导程序不一致 | 程序版本不匹配 2、需要新建模号 | 无 | 
| 42 | 伺服未使能 | 无 | 伺服使能未打开 1、伺服安全开关未按下(或软使能开关未打开) 2、使用外部使能信号(X31)时,未给输入信号 | 
| 90-97 | 电机1-8报警 | 无 | 电机接线故障或者主机电路故障 原因:1、主机与伺服驱动器连接线坏;2、伺服报警故障; | 
| 100-107 | 轴1-8运动失败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教导同一轴同时运动; 2、主程序和子程序有同一轴在同一时刻运动;3、教导轨迹运动和单轴运动同时运行; | 
| 110-117 | 轴1-8速度设定错误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| 
| 120-127 | 轴1-8运动过速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轨迹加速度设定过大 | 
| 130-137 | 轴1-8正极限报警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运动超过单轴软极限范围,重新设定单轴软极限范围; 2、教导程序位置超出单轴软极限范围,修改教导程序位置。 | 
| 140-147 | 轴1-8负极限报警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运动超过单轴软极限范围,重新设定单轴软极限范围; 2、教导程序位置超出单轴软极限范围,修改教导程序位置。 | 
| 150-157 | 轴1-8偏差过大 | 无 | 机器设定->运行参数,容差设定加大,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伺服反馈脉冲信号不对,在电机页面测试一下电机正反转。 2、容差设定太小,运动中,反馈脉冲和输出脉冲有一定的差距,将容差值设定到合理位置即可。 | 
| 160-167 | 轴1-8加速度报警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加速度设定过大。 | 
| 170-177 | 轴1-8正极限信号报警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极限信号断开2、极限信号常闭或者常开与安装的开关不一致;3、极限信号接错端口 | 
| 180-187 | 轴1-8负极限信号报警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极限信号断开2、极限信号常闭或者常开与安装的开关不一致;3、极限信号接错端口 | 
| 190-197 | 轴1-8原点信号未设定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设定。 原因:该轴原点信号没有在系统参数里面进行设定。而原点教导执行带原点信号。 | 
| 200 | 轨迹运动失败 | 1、位置奇异 2、运动类型参数错误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在轨迹运动中存在一些奇点,可顺利获得单轴运动绕开奇点。 | 
| 201 | 手动直线轨迹运动起始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2 | 手动直线轨迹运动终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3 | 手动关节运动起始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4 | 手动关节运动终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5 | 手动直线相对移动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6 | 手动关节相对移动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7 | 教导直线轨迹运动起始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8 | 教导直线轨迹运动终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09 | 教导关节运动起始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0 | 教导关节运动终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1 | 教导直线相对移动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2 | 教导关节相对移动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3 | 手动弧线轨迹运动起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4 | 手动弧线轨迹运动中间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5 | 手动弧线轨迹运动终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6 | 教导弧线轨迹运动起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7 | 教导弧线轨迹运动中间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8 | 教导弧线轨迹运动终点坐标未设定 | 无 | 无 | 
| 219 | 轨迹运动速度设定失败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运动。 原因:1、速度设置成0;2、轨迹还在运动中,进行下一个轨迹运动,如,主程序正在运行一个轨迹,子程序又启动另一轨迹运动。 | 
| 220 | 轨迹规划失败 | 1、动态跟随第一步不是姿势直线 2、不支持的平滑类型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降低速度,重新运动。原因:在轨迹运动中存在一些奇点,可顺利获得单轴运动绕开奇点。 | 
| 221 | 轨迹重新规划失败 | 位置奇异 | 原因:1、轨迹运动速度过快,在多次修正轨迹速度后,某个关节运动仍然过快。 | 
| 222 | 等待堆叠数据源超时 | 设定时间内未收到视觉数据 | 原因:1、视觉拍照不成功。2、视觉通讯断开。 | 
| 223 | 堆叠数据源错误 | 引用堆叠计数器错误 | 检查堆叠计数器的设置 | 
| 300 | 计数器未定义 | 使用了计数器,但是计数器已经被删除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重新设定。 | 
| 310 | 与或指令等待超时 | 无 | 程序中教导了与或指令,检查需要等待的信号点是否在等待时间内给出 | 
| 500-507 | 轴1-8过电流报警 | 无 | 无 | 
| 510-517 | 轴1-8 z脉冲错误 | 无 | 检查伺服接线,检查伺服 | 
| 520-527 | 轴1-8无z脉冲 | 无 | 检查伺服接线,检查伺服 | 
| 530-537 | 轴1-8原点偏移 | 无 | 原点已经变化,重设原点 | 
| 600-605 | 非安全区区域1-6报警 | 无 | 将机械手移动到安全区 | 
| 800-807 | 电机1-8掉线 | 无 | 1、检查从站之间网络通信线是否可靠连接 2、排除干扰3、返厂维修 | 
| 900-907 | 电机1-8编码器电池故障 | 无 | 电池没电,更换电池 | 
| 910-917 | 电机1-8编码器通断故障 | 无 | 更换电池后需重新设原点 | 
| 920-927 | 电机1-8未识别,需重启 | 无 | 无 | 
| 1000-1007 | 伺服1-8故障,伺服未使能 | 无 | 检查伺服故障 | 
| 1010 | 驱控,读写参数超时 | 无 | 无 | 
| 1011 | 驱控,读写参数未成功开始 | 无 | 无 | 
| 1012 | 驱控,读扭矩超时 | 无 | 检查通讯线 | 
| 1013 | 驱控,读扭矩未成功开始 | 无 | 检查通讯线 | 
| 1498 | 厂家选择不一样 | 无 | 各轴伺服厂家需选择一致 | 
| 1499 | 控制方式选择不一样 | 无 | 各轴伺服控制方式需选择一致 | 
| 1500-1507 | 轴1-8CAN通信超时 | 无 | 检查CAN通讯线或终端电阻是否已接 | 
| 1508-1515 | 轴1-8CAN读数据出错 | 无 | 无 | 
| 1516-1523 | 轴1-8CAN写数据出错 | 无 | 无 | 
| 1524-1531 | 轴1-8伺服过电流 | 无 | 无 | 
| 1532-1539 | 轴1-8驱动器主回路电过压 | 无 | 无 | 
| 1540-1547 | 轴1-8驱动器主回路电欠压 | 无 | 无 | 
| 1548-1555 | 轴1-8伺服控制电欠压 | 无 | 无 | 
| 1556-1563 | 轴1-8伺服输出对地短路 | 无 | 无 | 
| 1564-1571 | 轴1-8电源线缺相警告 | 无 | 检查动力线是否接线正确 | 
| 1572-1579 | 轴1-8伺服制动电阻过载 | 无 | 无 | 
| 1580-1587 | 轴1-8驱动器过载警告 | 无 | 无 | 
| 1588-1595 | 轴1-8电机动力线断线 | 无 | 更换动力线 | 
| 1596-1603 | 轴1-8驱动器散热器过热 | 无 | 检查风扇是否运行正常 | 
| 1604-1611 | 轴1-8驱动器参数存储故障 | 无 | 无 | 
| 1612-1619 | 轴1-8驱动器设置参数异常 | 无 | 无 | 
| 1620-1627 | 轴1-8伺服电机堵转 | 无 | 无 | 
| 1628-1635 | 轴1-8编码器内部故障 | 无 | 无 | 
| 1636-1643 | 轴1-8伺服电机超速 | 无 | 正确设置电机最大转速 | 
| 1644-1651 | 轴1-8驱动器位置偏差过大 | 无 | 将驱动器容差设大或将加减速调大 | 
| 1652-1659 | 轴1-8驱动器脉冲异常 | 无 | 无 | 
| 1660-1667 | 轴1-8CANopen节点保护或心跳超时 | 无 | 无 | 
| 1668-1675 | 轴1-8CANopen PDO传输长度错误 | 无 | 无 | 
| 1676-1683 | 轴1-8伺服报警,到达反向开关 | 无 | 无 | 
| 1684-1691 | 轴1-8伺服报警 | 无 | 无 | 
| 1692-1699 | 轴1-8伺服行程限位报警 | 无 | 无 | 
| 1700-1707 | 轴1-8eeprom读写错误 | 无 | 无 | 
| 1708-1715 | 轴1-8CANopen通信异常 | 无 | 1.检查伺服驱动器上的CANopen是否已打开 2.检查CAN通讯线是否正确连接 3.检查是否已接终端电阻 | 
| 1716-1723 | 轴1-8伺服过负荷 | 无 | 无 | 
| 1724-1731 | 轴1-8伺服can同步异常 | 无 | 无 | 
| 1732-1739 | 伺服1-8故障,IGBT过热 | 无 | 无 | 
| 1740 | 联机检测到无或者多个首台机 | 无 | 只设置一台首台机 | 
| 1741-1756 | 联机机械手1-16通信超时 | 无 | 检查CAN通讯线或can通讯设置 | 
| 1757-1772 | 联机机械手ID号1-16冲突 | 无 | 设置唯一ID号 | 
| 1773-1788 | 联机机械手1-16不在自动状态 | 无 | 无 | 
| 1850 | can编码器读取失败 | 无 | 无 | 
| 1900 | can编码器设定失败 | 无 | 无 | 
| 2048 | IO报警起始地址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4095 | IO报警结束地址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5000 | 自定义报警开始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10000 | 自定义报警结束 | 无 | 按停止键清除报警。 | 
| 10001 | X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0002 | X轴0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0003 | X轴1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0004 | X外部母线断开 | 没接收到母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0005 | X轴0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0006 | X轴1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0007 | X轴0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0008 | X轴1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0009 | X轴0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0010 | X轴1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0011 | XVDC欠压 | 电压检测到低于195v | 1、负载过重,加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下掉太多 | 
| 10012 | XVDC过压 | 电压检测到高于405v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0013 | X轴0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0014 | X轴1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0015 | 驱动器过热 | 内部温度超过75度 | 1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| 
| 10016 | X写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0017 | X读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0018 | X轴0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0019 | X轴1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0020 | X轴0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0021 | X轴0测速异常 | 电机异常转动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0022 | X轴0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0023 | VDC硬件过压 | 内部硬件过压保护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0024 | X外部总线ERR | 没接收到总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0025 | X轴0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0026 | X轴1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0027 | XEEPROM参数检验异常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0028 | X轴1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0029 | X轴1测速异常 | 编码器反馈数值异常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0030 | X轴1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0031 | X清除報警过快 | 清除报警频率过快 | |
| 10032 | XEEPROM需要恢復 | 存储的参数校验有误 | 1、可以顺利获得0号参数写8051,等待10s后重新上电来清除 | 
| 10033 | XEthercat通信超時 | 总线通信超时 | 更换主机 | 
| 10034 | X 轴1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0035 | X 轴2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0036 | X 轴1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0037 | X 轴2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0038 | X 轴1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0039 | X 轴2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0040 | X轴1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0041 | X 轴2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0042 | X轴1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0043 | X轴2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0044 | X 轴1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0045 | X轴2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0046 | X 轴1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0047 | X 轴2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0048 | X轴1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0049 | X 轴2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1001 | Y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1002 | Y轴0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1003 | Y轴1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1004 | Y外部母线断开 | 没接收到母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1005 | Y轴0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1006 | Y轴1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1007 | Y轴0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1008 | Y轴1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1009 | Y轴0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1010 | Y轴1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1011 | YVDC欠压 | 电压检测到低于195v | 1、负载过重,加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下掉太多 | 
| 11012 | YVDC过压 | 电压检测到高于405v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1013 | Y轴0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1014 | Y轴1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1015 | Y驱动器过热 | 内部温度超过75度 | 1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| 
| 11016 | Y写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1017 | Y读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1018 | Y轴0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1019 | Y轴1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1020 | Y轴0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1021 | Y轴0测速异常 | 电机异常转动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1022 | Y轴0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1023 | YVDC硬件过压 | 内部硬件过压保护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1024 | Y外部总线ERR | 没接收到总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1025 | Y轴0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1026 | Y轴1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1027 | YEEPROM参数检验异常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1028 | Y轴1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1029 | Y轴1测速异常 | 编码器反馈数值异常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1030 | Y轴1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1031 | Y清除報警过快 | 清除报警频率过快 | |
| 11032 | YEEPROM需要恢復 | 存储的参数校验有误 | 1、可以顺利获得0号参数写8051,等待10s后重新上电来清除 | 
| 11033 | YEthercat通信超時 | 总线通信超时 | 更换主机 | 
| 11034 | Y 轴1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1035 | Y 轴2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1036 | Y 轴1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1037 | Y 轴2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1038 | Y 轴1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1039 | Y 轴2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1040 | Y轴1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1041 | Y 轴2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1042 | Y轴1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1043 | Y轴2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1044 | Y 轴1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1045 | Y轴2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1046 | Y 轴1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1047 | Y 轴2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1048 | Y轴1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1049 | Y 轴2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2001 | Z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2002 | Z轴0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2003 | Z轴1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2004 | Z外部母线断开 | 没接收到母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2005 | Z轴0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2006 | Z轴1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2007 | Z轴0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2008 | Z轴1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2009 | Z轴0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2010 | Z轴1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2011 | ZVDC欠压 | 电压检测到低于195v | 1、负载过重,加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下掉太多 | 
| 12012 | ZVDC过压 | 电压检测到高于405v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2013 | Z轴0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2014 | Z轴1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2015 | Z驱动器过热 | 内部温度超过75度 | 1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| 
| 12016 | Z写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2017 | Z读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2018 | Z轴0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2019 | Z轴1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2020 | Z轴0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2021 | Z轴0测速异常 | 电机异常转动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2022 | Z轴0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2023 | ZVDC硬件过压 | 内部硬件过压保护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2024 | Z外部总线ERR | 没接收到总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2025 | Z轴0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2026 | Z轴1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2027 | ZEEPROM参数检验异常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2028 | Z轴1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2029 | Z轴1测速异常 | 编码器反馈数值异常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2030 | Z轴1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2031 | Z清除報警過快 | 清除报警频率过快 | |
| 12032 | ZEEPROM需要恢復 | 存储的参数校验有误 | 1、可以顺利获得0号参数写8051,等待10s后重新上电来清除 | 
| 12033 | ZEthercat通信超時 | 总线通信超时 | 更换主机 | 
| 12034 | Z 轴1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2035 | Z 轴2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2036 | Z 轴1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2037 | Z 轴2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2038 | Z 轴1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2039 | Z轴2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2040 | Z轴1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2041 | Z 轴2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2042 | Z轴1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2043 | Z轴2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2044 | Z 轴1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2045 | Z轴2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2046 | Z 轴1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2047 | Z 轴2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2048 | Z轴1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2049 | Z 轴2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3001 | U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3002 | U轴0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3003 | U轴1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3004 | U外部母线断开 | 没接收到母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3005 | U轴0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3006 | U轴1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3007 | U轴0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3008 | U轴1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3009 | U轴0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3010 | U轴1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3011 | UVDC欠压 | 电压检测到低于195v | 1、负载过重,加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下掉太多 | 
| 13012 | UVDC过压 | 电压检测到高于405v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3013 | U轴0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3014 | U轴1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3015 | U驱动器过热 | 内部温度超过75度 | 1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| 
| 13016 | U写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3017 | U读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3018 | U轴0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3019 | U轴1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3020 | U轴0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3021 | U轴0测速异常 | 电机异常转动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3022 | U轴0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3023 | UVDC硬件过压 | 内部硬件过压保护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3024 | U外部总线ERR | 没接收到总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3025 | U轴0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3026 | U轴1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3027 | UEEPROM参数检验异常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3028 | U轴1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3029 | U轴1测速异常 | 编码器反馈数值异常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3030 | U轴1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3031 | U清除報警過快 | 清除报警频率过快 | |
| 13032 | UEEPROM需要恢復 | 存储的参数校验有误 | 1、可以顺利获得0号参数写8051,等待10s后重新上电来清除 | 
| 13033 | UEthercat通信超時 | 总线通信超时 | 更换主机 | 
| 13034 | U 轴1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3035 | U 轴2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3036 | U 轴1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3037 | U 轴2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3038 | U 轴1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3039 | U轴2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3040 | U轴1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3041 | U轴2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3042 | U轴1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3043 | U轴2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3044 | U轴1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3045 | U轴2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3046 | U 轴1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3047 | U 轴2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3048 | U轴1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3049 | U 轴2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4001 | V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4002 | V轴0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4003 | V轴1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4004 | V外部母线断开 | 没接收到母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4005 | V轴0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4006 | V轴1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4007 | V轴0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4008 | V轴1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4009 | V轴0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4010 | V轴1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4011 | VVDC欠压 | 电压检测到低于195v | 1、负载过重,加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下掉太多 | 
| 14012 | VVDC过压 | 电压检测到高于405v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4013 | V轴0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4014 | V轴1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4015 | V驱动器过热 | 内部温度超过75度 | 1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| 
| 14016 | V写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4017 | V读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4018 | V轴0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4019 | V轴1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4020 | V轴0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4021 | V轴0测速异常 | 电机异常转动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4022 | V轴0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4023 | VVDC硬件过压 | 内部硬件过压保护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4024 | V外部总线ERR | 没接收到总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4025 | V轴0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4026 | V轴1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4027 | VEEPROM参数检验异常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4028 | V轴1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4029 | V轴1测速异常 | 编码器反馈数值异常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4030 | V轴1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4031 | V清除報警過快 | 清除报警频率过快 | |
| 14032 | VEEPROM需要恢復 | 存储的参数校验有误 | 1、可以顺利获得0号参数写8051,等待10s后重新上电来清除 | 
| 14033 | VEthercat通信超時 | 总线通信超时 | 更换主机 | 
| 14034 | V 轴1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4035 | V 轴2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4036 | V 轴1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4037 | V 轴2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4038 | V 轴1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4039 | V 轴2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4040 | V轴1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4041 | V 轴2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4042 | V轴1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4043 | V轴2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4044 | V 轴1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4045 | V轴2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4046 | V 轴1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4047 | V 轴2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4048 | V轴1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4049 | V 轴2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5001 | W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5002 | W轴0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5003 | W轴1过流 | IPM模块过流保护 | 1、电机是否堵转 | 
| 15004 | W外部母线断开 | 没接收到母线正常信号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5005 | W轴0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5006 | W轴1过载 | 超过最大负载 | 1、检查负载情况 | 
| 15007 | W轴0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5008 | W轴1电机初始化中 | 驱动器上电初始化没结束 | 1、按停止键清除 | 
| 15009 | W轴0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5010 | W轴1三相错误 | 电流超过警报值 | 1、线序错误 | 
| 15011 | WVDC欠压 | 电压检测到低于195v | 1、负载过重,加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下掉太多 | 
| 15012 | WVDC过压 | 电压检测到高于405v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5013 | W轴0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5014 | W轴1过速 | 超过最大转速 | 1、内部通信掉线,检查是否接地良好 | 
| 15015 | W驱动器过热 | 内部温度超过75度 | 1、检查风扇是否正常 | 
| 15016 | W写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5017 | W读EEPROM失败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更换主机 | 
| 15018 | W轴0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5019 | W轴1位置偏差过大 | 指令值和实际编码器值偏差超过49号参数设定值 | 1、设定49号伺服参数,加大偏差范围 | 
| 15020 | W轴0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5021 | W轴0测速异常 | 电机异常转动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5022 | W轴0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5023 | WVDC硬件过压 | 内部硬件过压保护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5024 | W外部总线ERR | 没接收到总线正常信号 | 1、负载过重,减速度过高,导致电压上升太多 | 
| 15025 | W轴0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1、顶部3pin白色端子松动 | 
| 15026 | W轴1位置缓冲区满 | 系统异常 | 无 | 
| 15027 | WEEPROM参数检验异常 | 存储芯片异常 | 无 | 
| 15028 | W轴1编码器错误 | 编码器通信失败 | 更换主机 | 
| 15029 | W轴1测速异常 | 编码器反馈数值异常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5030 | W轴1编码器初始化中 | 编码器初始化 | 1、电机代码设置有误 | 
| 15031 | W清除報警過快 | 清除报警频率过快 | 1、编码器线有问题 | 
| 15032 | WEEPROM需要恢復 | 存储的参数校验有误 | |
| 15033 | WEthercat通信超時 | 总线通信超时 | 1、可以顺利获得0号参数写8051,等待10s后重新上电来清除 | 
| 15034 | W 轴1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更换主机 | 
| 15035 | W 轴2编码器电池掉电 | 编码器有电池掉电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5036 | W 轴1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确保电池连接良好,顺利获得13号参数设0清除 | 
| 15037 | W 轴2编码器电池电压低 | 编码器有电池电压低标识位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5038 | W 轴1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编码器电压过低 | 
| 15039 | W 轴2电机代码不一致 | 从编码器中读出来的电机代码与设定的不一致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5040 | W轴1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查看2号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电机代码,如正确,重启即可消除 | 
| 15041 | W 轴2非法电机代码 | 电机代码非系统支持的代码 | 1、4号参数设为1,再手动设定2号参数为正确的电机代码 | 
| 15042 | W轴1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5043 | W轴2编码器数据不更新 | 编码器数值没有变化 | 1、电机编码器异常 | 
| 15044 | W 轴1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5045 | W轴2编码器多圈值错误 | 无 | 1、断电,拔出电池重新复位编码器/13号参数设0 | 
| 15046 | W 轴1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5047 | W 轴2功率不匹配 | 无 | 1、查看2号参数,确认电机代码是否与1号参数功率匹配 | 
| 15048 | W轴1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5049 | W 轴2参数设置有误 | 参数设置不合理 | 1、检查一下参数是否在范围内:5(1, 6000), 6(1,300),7(1-300), 11(10, 5000),15(10,100), 21(1, 1000), 22(0,300), 23(1, 20), 31(20000),32(2000/20000),69(4096), 71(0), 72(0), 73(0) | 
| 16001 | W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7001 | W急停报警 | 伺服有急停信号输入 | 1、将手控器急停旋出 | 
| 18001 | 焊机起弧失败 | 无 | 检查伺服故障 | 
以上为水平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故障处理方法,如问题解决不了,致电售后!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qy球友会(中国)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摘编,违者必究 版权声明
Copyright © Shenzhen Huacheng Industrial Control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网站ICP备案号: 粤ICP备19106162号
技术支持:新新网络